首页 资讯 > 正文

【原】名人传-范 缜

2023-06-07 17:01:43 来源:个人图书馆-西游花卷

范 缜

范缜(约450一约515),字子真,南朝舞阴( 今河南泌阳西北)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的思想家。


(相关资料图)

范缜幼年即刻苦好学,十八岁到沛郡相县(今江苏宿迁境)刘瑜处读书。不几年就“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成为名闻当世的学者。范缜个性质直,善于独立思考,“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加上当时门第制度森严,因此未能顺利地踏上仕途。直到刘宋政权灭亡,萧齐政权成立,他才被任命为宁蛮县主簿,后累迁至尚书殿中郎。

齐武帝永明(483-493)中,他曾出使北魏。公元四八七年(永明五年),齐竟陵王萧子良任宰相,移居建康(今江苏南京)鸡笼山西邸,盛招宾客,范缜也是座上客之一。萧子良崇信佛教,招致大批僧徒和士大夫讲说佛法,西邸成为佛教迷信者的大本营。只有 范 缜“盛称无佛”,否定“因果轮回”。于是,一场信仰佛教与反对佛教的激烈大辩论爆发了,争论的焦点是有没有论 回因 果 的问题。

一次,萧子良质问范缜:你不信轮回因果,那么人世间为什么有富贵贫贱之分?范缜回答说:人们的降生,就象一树之花,风吹花落,有的掉在茵席之上,有的落到粪涵(厕所)之侧。掉在茵席之上的就像是殿下( 指萧子良 ),落到粪涵之侧的就像是下官(范缜自称)。富贵贱即使不同,而轮回因果又究竟在哪里呢?一席话,驳得萧子良无言对答。虽然范缜只是用偶然论的观点,来批驳和否定因果 报应,但在门第森严,佛教泛滥的南北朝,提出这样的论点,已经是石破天惊了。

因果报应说的基础,是神不灭论,也就是佛教的灵魂不死说。范缜抓住这个基本问题,写成了一篇反佛教的战斗檄文一一《神灭论》。神灭,即精神或灵魂随肉体的死亡而消失。此文一出,“朝野喧哗”,更震动了所有的佛教信徒。四八九年(永明七年),萧子良利用宰相的地位,纠集了一批精通佛理的僧侣和名士来反驳范缜,结果仍以失败而告终。萧子良无可奈何,便指使西邸“八友”之一的王融当说客,妄想以“中书郎”的官禄来收买范缜。范缜大笑说:我若要“卖论取官”,早就当上尚书令和仆射的高官了,何止是个中书郎啊!

这次论战以后,范缜继续宣传他的无神论思想。建武年间(494一497),在他任宜都(今湖北宜都太守时,所辖夷陵(今湖北宜昌西北)地方迷信之风很盛,庙宇很多,范缜下令全部禁毁。

不久,范缜的母亲去世,他便辞职归居南州(当在今安徽芜湖附近的长江沿岸)守墓。当时,正是东昏侯萧宝卷称帝的时候。萧宝卷不仅肆意残杀人民,而且为了扫除异己,还大规模地诛戮王公大臣,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雍州( 东晋时所置侨州,治所在襄阳)刺史萧行乘机起兵,范缜亦跟随东行。五O二年,萧衍称帝,改国号为梁,范缜被任命为晋安(今福建福州) 太守。

五O四年(梁武帝天监三年),范缜自晋安调京师建康,任尚书左示。第二年夏天某日,当萧衍在光华殿大宴群臣时.范缜为自己的好友、前尚书王亮被无端黜废而鸣不平。这-下触怒了萧衍,加之御史中示任防的乘机弹幼,于是范缜被谪徙广州。

五O七年(天监六年),范缜被召还为中书郎。但是一场更大规模的信佛与反佛的斗争,也就在这时展开了。

早在天监三年,梁武帝萧衍就正式宣布佛教为国教。他自己还三次舍身入同泰寺为僧,群臣为此花费了大量的钱财替他赎身。佛教势力因此大为盛行,佛寺和僧侣数量激增,“神不灭论”的思想大为弥漫了。而萧衍又对范缜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围攻,他颁发了一道《敕答臣 下神灭 论》的诏书,说什么“欲谈无佛,应设 宾主,标其宗旨,辨其短“神灭之长”,指责范缜的神灭论“违经背亲,言语可息”。论,朕所未详”,企图以皇帝的威势,胁迫范缜放弃真理。范缜勇敢地接受挑战,用自设宾主的问答体,重新改写《 神灭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紧紧围绕着形神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展开批判,明确提出:“形(形体)即(涵蕴、渗透)神(精神)也,神即形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衰亡)则神灭”。

也就是说,形体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精神不能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坚持了形神一元论的唯物主义立场。范缜为了说明上述观点,还以刀刃和锋利的关系作了形象的比喻,指出:“神之于 质(物 质实体),犹利(锋利)之于刃(刀刃);形之于用(精神作用),犹刃之于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 神在?”最后他还揭露了“浮屠害政,桑门囊俗”,即佛教徒妨害国家政事,和尚败坏人民风俗的严重恶果。

为了围攻《神灭论》,萧衍把朝野名士以及僧侣都动员了起来。他们给范缜扣上了“背经”、“乖理”、“灭圣”等等大帽子。这时范缜虽已年老,但“辩摧众口,日 服千人”。并目写了《答曹舍人难神灭论》一文,进一步阐述了无神论观点。辩论结果,不但《神灭论》没有被驳倒,反而暴露了佛教理论的虚妄,使无神论思想得到了更广 泛 的传播。五O八年(天监七年),论战后不久,范缜受命调任国子监博士。此后情况,史无记载,大凝他不久就 与 世 长辞了。

范缜是两汉魏晋以来所有神灭思想的综合者和发展者,是王充之后又一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唯 物 主义 思想,超越了前人。当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也不可能是彻底的。他认为人的富贵贫贱都是由偶然因素决定,人的圣凡之殊和聪明才智的差别,是由于天赋的心器不均,这些显然都是错误的。

范缜的著作,绝大部分早已失传,现仅存有《神灭论》、《答曹舍人难神灭论》及《荐裴子野表》、《与王仆射书》、《拟招隐士诗》等五篇,计三千七百余字,均收录在严可均等所辑的《全梁文》卷四十五中。

上一篇 :热推荐:扎根油田一线 做最会“写”的维修工 下一篇 :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