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问题,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所属合肥工业技术学校为试点,与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携手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做到“三突破、三实现”,成功实现“厂中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突破主体局限 实现双元主体协同育人
(相关资料图)
学校和企业分属社会再生产的不同部门,如何找准双方契合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顺利实现要素整合,是“产”与“教”能否顺利融合的关键问题。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在合作之初就认识到,传统的合作模式无法解决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的矛盾,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革新,创新合作。
通过多次走访调研、沟通协商,校企共同决定:学校与企业作为双主体共同承担人才培养责任,建立“厂中校”,在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的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厂区建立合肥工业技术学校高新校区,并逐步实现资源要素、管理机制、培养体系等方面深度融合,共担责任风险,共创社会效益。
校区基础设施由双方共同出资建设,公司提供教学楼和宿舍楼各一栋,并投入资金用于校舍改造、设备添置;学校投入资金与设备夯实基础建设。于是,智慧教室、电脑机房建起来了,教师到位了,环境美化了,教学正常运行起来,合肥工业技术学校高新校区正式挂牌成立,2022年9月,高新校区首批学生正式开启“厂中校”学习。
校企真正联手办学,突破各自为政的主体局限,实现真正的双元主体协同育人。
突破育人局限,实现优势资源充分融合
传统校企合作大多停留于较为浅层的订单班、顶岗实习等形式,学校培养的人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招工难与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并存。
“厂中校”模式破解了这些难题。教学方面,理论学习与实践操练无缝对接,“进班”与“进厂”穿插进行,上午上完理论课,下午就可以进入车间操练相关技能点。师资方面,校企分别选派优秀教师开展教学和实训,学校教师负责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教学,企业教师负责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企业文化教学和专业实训。为保证教学质量,校企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研讨、集体备课,交流课堂组织、教学衔接等经验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教材方面,成立校企融合系列教材编撰指导委员会,围绕人才培养总目标,紧密结合汽车产业岗位技能要求编写专业教材。目前,正在编写企业素养、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总装工艺与实务3本教材,后期拟编写冲压工艺与实务、焊装工艺与实务等7本教材,把企业“真功夫”教给学生。实训方面,因现有实训室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为提高实习效果,校企计划投资1783万元联合申报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更加符合学生学习、实训特点的实训基地,提高实训水平。环境方面,“厂中校”模式培养的学生平时就在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厂区里上课、实训,吃、住、行都和公司员工在一起,学院源自地矿行业的“三光荣”精神和“三业”精神(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建功立业),长安汽车独特的“领先”文化和军工精神通过教师和员工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让学生与学校、企业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企业普遍认为,“厂中校”模式培养的人才在企业归属感、认同度和忠诚度等方面明显优于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培养的学生。
突破“出口”阻碍,实现学习就业无缝对接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厂中校”合作模式不仅让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解决企业用人难题,同时还打通了就业与升学的通道,消除了学生的顾虑。
校企设立“全能工”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成长成才,适应岗位工作挑战。据了解,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一个班区约涵盖12种岗位工作技能,一个社会招聘人员要用3-5年时间才能全部掌握这些技能,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全能工”。在“厂中校”培养模式下,岗位实训被列入教学计划,严格按课表执行,每周安排3天上午学习原理与实务,下午企业技师就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学生一个月左右可学会一项技能,一年半左右即可掌握所有技能。校企还通过“1-3-全”渐进模式,引导学生从负责1个岗位到负责3个岗位再到负责整个班区,为他们成长为“全能工”保驾护航,切实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企业的“意中人”,毕业时,有管理组织能力的毕业生将直接晋升为班区的“班长”,技术能力过硬的毕业生则发展为综合维修技师,平均收入比普通工人高三档,毕业即可就业,学生及其家庭后顾无忧。
校企双方还打通了“中职-高职”衔接通道,在试点工作基础上,校企双方加大改革力度,深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建设,将“厂中校”模式应用到高职教育中,2023年秋季学期将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实行“厂中校”双元育人模式,为人才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持续探索、做深做实“厂中校”双元制办学模式,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方海林)